“卡尼期洪積事件”之後恐龍稱霸地球
科技日報北京9月17日電 (記者劉霞)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在今天出版的美國《科學進展》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,他們對所有相關地質和古生物學證據進行核查後,確定2.33億年前發生的“卡尼期洪積事件”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,該事件除了導致一些物種滅絕外,也將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。
最新研究由來自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雅各布·達爾·科索、宋海軍教授及布裏斯托大學的邁克·本頓教授等17名科學家攜手進行。
研究人員指出,形成這次大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,很可能是加拿大西部蘭格利亞發生的大規模火山噴發。宋海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說:“火山噴發在卡尼期達到頂峰,噴發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,導致全球氣溫快速升高”。
此外,氣候變暖促使降雨增加。早在上世紀80年代,地質學家邁克·西姆斯和阿拉斯泰爾·魯弗爾就發現,地球的潮濕時期持續了大約一百萬年。氣候變化給海洋和陸地生物的多樣性帶來沈重打擊,但滅絕事件發生後不久,新物種在地球上蜂擁而至,构成了更現代的生態系統。
氣候變化促使植物大發展,現代針葉林也開始擴張。本頓對物理學家組織網表示:“新植物群落可能为大灭绝后幸存下来的草食性爬行动物提供了口粮。我们现在知道,恐龙起源于卡尼期洪積事件发生前约2000萬年,但此前,它們數量稀少,在地球上的地位也並不顯赫,該事件發生後突然出現的幹旱條件爲恐龍在地球上稱霸提供了機會”。
宋海军表示,气候变化不只让恐龙开始称霸地球,也促使许多现代动植物走上地球历史的舞台,包括第一批海龟、鳄鱼、蜥蜴和哺乳动物等的出现。而且,卡尼期洪積事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,此次事件后,现代类型的珊瑚礁和浮游生物群开始出现。
科索強調:“在過去5億年漫長的地球生命史上,古生物學家已確定了五次‘生物大滅絕’事件,每一次事件都對地球和生命的演變産生深遠影響。現在,我們確定了一場新的大滅絕事件,很顯然,此次事件在陸地和海洋生物重新洗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,也標志著現代生態系統的開始。”